文|穆晞
编辑|穆晞
近几年的家庭聚会上, 总少不了因为结婚、生孩子而爆发的“世界大战”。
年轻人都不愿意生孩子,生育率逐年下降,这可把一些专家急得团团转, 管他是不是馊主意,两眼一睁就是催婚催生。
但谁能想到,就在这种近乎人人都不愿意生孩子的大环境下, 竟然会有一个省的年轻人主动生娃,根本不用催。
究竟是什么地方,有什么魔力, 才能让年轻人愿意生孩子呢?
展开剩余92%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中国经济网】【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界面新闻】(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中国经济网】【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界面新闻】(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从近五年的数据来看,中国的人口已经开始负增长了, 出生率在2022年被死亡率反超,但广东选择逆版本而行。
2023年时,广东在全国出生人口不足千万的时候, 自己一个省就生了103万,占了全国出生总人口的11%。
一个省撑起全国的生育率, 真能称得上一句为国生娃。
那广东为什么会逆版本生孩子呢?
广东省本身就是一个人口大省, 在2007年的时候更是超越了河南省,成为常住人口最多的省份。
人口基数大,就算其中存在一些不愿意生育的年轻人, 但也很难对整体生育率产生较大的影响。
其次,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经济发展迅速,北上广深,广东省就占了两个城市,就业机会多, 年轻人流入多,这么多适龄人口,总会有一些是愿意生孩子的。
并且广东省格外包容,高学历的年轻人有互联网大厂的工作, 那些中学没上完就出门打拼的也有电子厂能维持生活,工资也不算低。
有了经济基础,年轻人们也想跟自己的爱人拥有属于自己的骨肉。
再者,广东省内宗族观念浓厚, 多子多福的思想更是贯彻几代人。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年轻人也愿意生孩子,甚至说年轻人本身不愿意生那么多, 也会在家中长辈多子多福的唠叨中屈服,选择多生几个。
在部分农村地区,除了多子多福, 还有另一种思想影响着生育率,那就是重男轻女。
来自广东潮汕地区的网友现身说法,自己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孩,但自她出生起,她就知道自己会有一个弟弟, 虽然中间夹杂了几个妹妹,但他们父母总归是生出了一个男孩。
这种生不出儿子就要一直生下去的“拼劲儿”,也让广东地区的生育率水涨船高。
广东还有着堪称先进的婚育政策, 外省青年想结婚,但工作太忙没时间回去?
没事儿, 广东早就支持跨省登记结婚了。
证都领了,那生孩子也就该提上日程了, 不少小夫妻在结婚三年内就生下了第一个孩子,这才算得上实打实的为生育率服务。
再看看某些专家出的那馊主意, 年轻人就算本来想生都要被他们的言论吓跑。
专家反向催生
去年是农历龙年,一位名叫翟振武的专家就预测, 2024年将迎来一波生育小高峰。
你问他为什么这么说,这位“翟专家”表示, 中国人喜欢龙,愿意在龙年生孩子。
生育问题已经把“专家”逼到不讲科学讲玄学了,但这有用吗?
答案是否定的, 2024年的人口依然是负增长。
这位专家也不是第一次闹出这种笑话了,在二胎政策开始时他就预测, 中国在2023年的新生人口数量会达到4995万。
但当年的生育率还没到这位“专家”预测的零头,只有902万, 有网友看热闹不嫌事儿大,表示预测不准是因为这个“4”不吉利,所以自动去掉了。
除了玄学赐福外, 专家们还搞出了不少幺蛾子。
厦大的赵燕菁教授就曾口出狂言, 那些不生孩子的人,老了要扣养老金,降低社保等等。
但现在的年轻人,一百斤的体重,有99斤都是反骨, 你越这么威胁,我就越不生。
更有网友表示,我不婚不育快活一辈子, 停发我养老金的时候正好也享受够了,我会自己找个河跳下去。
虽说这话有些偏激, 但也能看出来年轻人对于催婚催生的反感。
也有“专家”另辟蹊径,年轻人不是不愿意听大道理、不怕威胁吗, 那我就从他们自身利益出手。
2023年时,陈文玲在新浪财经之夜上表示, 孩子是一个长期的消费品,父母先把孩子培养成人,后面就能依靠孩子养老了。
这句话虽然本质上没什么大问题, 但让人越听越觉得不对劲,这话说的不把孩子当人看呐。
有网友就跟她抬杠: “长周期?我可能都活不到那时候。”
有时候也不能怪一些网友太敏感, 实在有些人为了催生已经疯魔了。
某个医院在人流室面前的标语更是让人想怀疑这是不是“敌人派来的卧底”, 要不哪个正常人会写出这种堪比鬼故事的文字。
一个易拉宝上用孩子的口吻写着: “或许爸爸不是好人,或许我并不健康,但请不要流掉我。”
年轻人路过看一眼都要被吓个半死,更不敢生孩子了。
但年轻人并非完全不愿意生孩子, 而是受现实所迫,才放弃了和爱人共同养育一个孩子。
政策兜底
现在的时代已经变了, 养孩子不再是给口饭就行,而是要让孩子多方面发展,毕竟有条件的话, 哪个父母不想给自己孩子最好的呢?
2024年,某研究机构发布了《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
根据该机构的统计数据来看,在国内,一个家庭想要把孩子养到成年, 平均需要53.8万元,要是想把孩子供到大学毕业, 这个数字则要涨到68万元。
除了这种明晃晃的金钱, 还有不少隐形成本,比如女性在生育时所消耗的时间成本, 还可能会失去晋升机会甚至直接丢掉工作。
这些都是当代年轻人不愿生孩子的客观原因,北大教授乔晓春也曾公开表示, 想要提高生育率,首先要解决年轻人的生存压力。
在正常专家的献策和民意中, 一些真正利好生育率提高的政策正在被逐步推行。
依旧以广东省为例, 在东莞长安镇的某个社区中,多胎直接打钱,二孩除了一次性结清2万元,还有每月300的育儿补贴,三孩则直接加倍,奖励5万,还有每月500的补贴。
这些补贴十分有效, 东莞的出生率一直遥遥领先,现在这种成功经验已经被推广到全国。
在7月28日,国家育儿补贴方案公布,从今年的1月1日起算,不管是一胎、二胎还是三胎,每个孩子每年都能领取3600元的补贴,直到孩子满三岁。
孩子早出生两年的家长也不用担心,只要在2025年之前, 孩子未满3岁,还有可以拿到一笔钱的。虽然不多,但也能缓解养孩子的压力。
不少网友感叹, 还是打钱实在,经济压力减轻了, 年轻人也就愿意生娃了。
但也有网友对日后的生育率依旧不乐观, 毕竟育儿补贴的钱与孩子成长中的花费相比,简直是杯水车薪。
但不管结果如何, 总归是迈出了第一步。
结语
出生人口一直是一个国家的重中之重,韩国由于生育率过低,甚至被预言将在未来因为没有人口出生而消失。
但生孩子这事儿,又急不得。年轻人在毕业后的生存压力就让他们难以招架,有何谈迎接和抚育一个新生命呢?
从广东省的成功经验来看, 给年轻人的工作和生活进行兜底才是提高生育率的有效方法。
发布于:广东省倍悦网配资-办理股票配资-配资专业证券配资门户-民间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