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天打破口语5.5魔咒的破局之路
教师简介
邱雨 新航道武汉学校雅思口语教师,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主修心理学。TESOL高级证书持有者,雅思总分7.5分。多年海外留学经历及国际高中教辅经验。授课风格轻松活泼,擅长与学员互动沟通,关心每一位学员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出反馈。
学员档案
王同学,三次雅思征战均被困在口语5.5分的魔咒中,这是新航道武汉学校邱雨老师在B段班课就带过的学生,也是由邱老师做了口语诊断转为一对一学生,于是上课之初老师和学生就互相打气,五节课之后一定要拿到六分。
丢分痛点
王同学的语言基础非常好,很少犯基础的语法或词汇错误,于是新航道武汉学校雅思老师邱老师给雅思官方发去邮件要来了她的口语小分具体情况,最终锁定在流利度与连贯性(Coherence and Fluency)上。
最大的问题体现在答题节奏精准但机械,丧失了对话的温度,而习惯性的口癖(truly, to be honest等)又加强了考官对“背答案”这种情况的确信。语言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或改正的,除非付出加倍的努力,所以我问她,你怕累吗?她开玩笑说,就怕再考5.5。那很好,问题迎刃而解,我们开始了一段难忘的口语马拉松。
展开剩余73%系统练习
故事从每天练习一套P1/P2/P3话题开始,最初是这样的:
篇幅限制不一一列举,那么这样的练习我们一共持续了多久呢?
——从第一节课到正式考试前一天,共计三十三天。
是一个听起来不算很长的时间跨度,很多考生的备考周期可能比这要长得多,但这是王同学在上交语言成绩前的最后一次冲刺,前面已有三次不尽如人意的尝试,因此这三十三天,我们将每一分钟都加倍地去珍惜。
双线巩固
答案刻板单一怎么办?当然是要加强真实度与个性化,尤其是在大部分同学都闻之色变的Part 2,所以新航道武汉学校邱老师开始对整个题库进行系统性梳理。
还记得当时有一个话题是描述博物馆,王同学接连说了educational, historical, majestic等词汇,我说看你朋友圈发了那么多去故宫拍摄的青铜器照片,为什么不说呢?考官见过很多喜欢“历史博物馆”的考生,可能正缺一个钟爱bronze的特例。
Part 3自然也有对应的细节优化,提到sustainable development,新航道武汉学校邱老师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你在日常生活中是怎么做的呢?她说喝咖啡不用吸管算不算,当然算,所以她的答案比喊口号式的“保护环境”要多了一项具体化体现——less disposable straws。
但这还远远不够,某次课后王同学对我说,虽然每天都在练题,我和助教也都给了她相应的修改方向和建议,但她还是不能确定自己说得好不好,对不对。于是第一次课前的问题我又问了她一遍:你怕累吗?她这次很确定地说,不怕。
就这样,我们开始了第二轮改良版题目练习——每天在做新题之前,先把昨天的题再答一遍,我也再听一遍,看看是否有进步。
同样出于篇幅限制不一一列举,但可以看出我们开始进行了练新题和改旧题的双线同步练习法,有时我的回复会比王同学的作业内容还长一倍,而王同学也开始多次主动在完成作业后找我要更多练习。
因为考试时间迫在眉睫,而我们又都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冲破5.5分的魔咒,因此在这33天中做了远不止五次及课后练习的内容量,并且多次根据具体情况对练习内容进行调整,直到考试前的最后一刻。
考前模拟
五月九日的时候,我收到这样一条消息,王同学告诉我口语考试的时间排在了5月13号。因为报考的是纸笔考试,所以我们也做好了口语考试会排在最后一节课(五月十五号)之前的准备,于是收到这个消息后新航道武汉学校马上协调好了最后一节课的时间,并在课程末尾进行了模考。
以往我倾向于鼓励学生多说, 但是这次为了王同学的六分梦,我尽量让自己变得“咄咄逼人”,增加了打断与追问的频率,也会适当问出些“无理取闹”的问题:你说线上教育比传统课堂好, 那突然断网了怎么办?噪音对老年人影响更大,对年轻人就完全没有影响吗?了解诗歌韵律很重要,但不了解也不影响普通人日常生活呀?
如此反复几轮, 最终下课时王同学直言,这下考试的时候应该不会紧张了,因为大概也不会有考官比我还挑剔。
最终成果
五月十三日,刚刚从考场出来的王同学先报了喜,新航道武汉学校雅思战队老师的题海战术起效了,果真碰到一个刷过的题,还是相对比较有挑战性的part 2。之后耐心等了两周,终于在五月的最后一个周五收到喜讯——我们真的拿到了六分。
突破5.5魔咒需要的不是奇迹,而是每一天的练习和复习、是新航道武汉学校雅思老师有针对性的教学规划和适时的调整、是学生全力的配合与坚持不懈的努力。33天的晨昏双重训练,将近80%的题库覆盖率,反复对考场突发状况进行预演与模拟,我们就这样在一个月五次课的有限时间内达成了最终目标。
发布于:浙江省倍悦网配资-办理股票配资-配资专业证券配资门户-民间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